自2017年7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全国上下热议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党委向全校发出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的通知和倡议。8月中旬,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党委在暑期召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带领并组织广大师生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在师生中再引热议。 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党委书记唐莉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举“一面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提出“三个牢牢把握”、推进“两大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个鲜明主题”的明确宣示,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鲜明政治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张才国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定下了总基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实际上是为全党认识和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为全党全国全社会做好下一阶段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王前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有一个极其重大的判断: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集中阐释了这一重大判断的核心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深入理解“三个意味着”,对于我们辨识历史方位、明确发展任务、规划未来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刘金说: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伟大”,即“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讲话第一次将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并提,从而形成“四个伟大”的完整思想,这是对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四个伟大”中,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极端重要。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才是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强调,在新时期确保了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协同贯彻“四个伟大”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也为我们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系14-1班党员王吉萌说: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的五年。在这五年间,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几年来,我们学院的低年级支部从最开始的八个学生党员,发展到现在近五十人的大家庭,我见证了一个基层支部的成长,并陪伴她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工作时光。在这里,领导老师们的工作严谨认真,支部党员鼎力支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接收党员,材料填报有条不紊,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严格,“两学一做”、支部特色活动进展顺利,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彰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让我们继往开来,不忘初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钱斌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和豪迈!一个民族,应当有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融入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真正达到入脑、入耳、入心的教育效果,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从而承担起育人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本科生法学系14-1班党员陈梦婷表示: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崭新局面,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司法公信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民族凝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即将实现……一系列的变化振奋人心、顺应民意。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既是对近年来党中央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一次重要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提高自身思想境界,恪守党的政治纪律,担负起时代和民族赋予的重任。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党支部书记戴燕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6日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我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立足本职工作、坚守责任担当,进一步夯实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党支部书记房彬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7·26”讲话,用了8个“更”字,从教育、工作、收入、社保、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八个方面,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期盼,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为基层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于我校如何贯彻落实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系15-1班党员徐东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再一次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决心,使得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深化。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更加坚定了我们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自觉肩负起家庭、社会、国家的重任,才有可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茆诗珍说:“三个牢牢把握”是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关键词之一,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同时,还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系15-1班党员张任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人民群众的八个期盼。这八个期盼再一次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决心。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使我们青年学子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院党委副书记焦陈丰表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使我们对过去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一员,“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实现人民期盼的更好教育”具体到自身的工作,就是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推动事业发展新进步;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每处细节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党委) |